图为野猫水村文化广场
入夏的鄂西野猫水村,土家院落、苗家寨子里一朵朵石榴花犹如火焰般探出枝头,明媚动人。伴着微微凉风,一拨拨避暑“候鸟”休憩其间,让这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更加生机盎然。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野猫水村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团堡镇坚持践行这一主题的一个缩影。近7万人的团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六成,正在谱写“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繁荣民族经济”的新篇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共同缔造,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位于团堡镇中部的野猫水村,318国道穿村而过,村里有古塔、古湖、古井、古树,是一个集游玩观赏、陶冶情操和康养宜居的绝佳之地。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支部。近几年,野猫水村着力打造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先后整合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省级少数民族资金、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帮扶资金等1600余万元,实施“亲水”“畅路”“暖心”等一批民生工程。
一座160余年历史的宜影古塔,既是野猫水的地标也是“网红塔”,曾被路口一栋民房遮挡,民房还阻碍了进出通道的拓宽。去年5月,村党支部书记冉从巍带队三赴浙江金华与外出务工的房主夫妇协商,满满的诚意终于得到房主的应允拆迁。通过发动群众参与,原本需要90万元建成的宜影广场,最终只花费了60万元。
看到村里变化日新月异,举家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冉瑞毅,主动拿出屋前场坝建起17个公共停车位,并捐资5000元给村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项目。
42岁的村民周胜全外出在广东务工多年,2020年返乡经营民宿。今年刚进入7月份,民宿接待已满员,周胜全夫妇每天忙碌不已,还聘请了4位村民帮工。
目前,野猫水村已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正对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宜影湖乡村旅游点。夏季日均接待游客700余人,观光游览、体验采摘、住宿饮食等年收入超过千万元,野猫水村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打好康养牌,让传统院落华丽转身
“凉爽利川 度假天堂”,是利川市的旅游定位。“康养+”产业建设,在团堡镇如火如荼地推进。
在团堡镇店子坪村,转业的“土家汉子”张绍涛,为带领乡亲发家致富,办起了侠客寨民宿。
恢宏的土家风格寨楼,古香古色的居住环境,侠客寨颇有金庸笔下的江湖风韵。在利川市首批星级民宿评定中,侠客寨曾脱颖而出获评“四星级民宿”。
无独有偶。地处团堡镇金龟村的“四方桂园”,门前两株110多年的金桂树一年两度开花、香飘十里。
去年5月,团堡镇招引的广东四方洞藏酒业公司,建设了集白酒酿造工艺、酒类品鉴、品牌展示于一体的“四方桂园酒庄”,后续将围绕功能酒研发、产旅融合开展建设。
“作为一名返乡发展的蒙古族企业家,我将继续动员村民共同建设和美乡村,担起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广东四方洞藏酒业公司负责人刘洪表示,既让企业扎根更深、走得更远,也让群众收入更多、发展更快。
“近年来,团堡镇加强特色村寨建设,逐步形成了民族元素突出、建筑风格独特、布局整齐划一的山乡村落,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引擎。”团堡镇党委负责人说,乡村建设美美与共,社会治理井井有条,全镇处处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内引外联,让民族团结绽放异彩
“肉连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利川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舞蹈品种。去年起,团堡镇持续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当‘肉连响’非遗走近孩子,文化传承就有了持续的动力;当孩子走近非遗项目,健康成长就获得了文化的滋养。”团堡镇永兴小学负责人表示。
在团堡镇长岳小学,利川市民宗局与新疆籍企业家努尔麦麦提•图荪托合提、“肉连响”传承人刘守红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宣传。团堡镇朱砂民族小学与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爱心结对、捐书共读,共话民族情……在团堡镇第二小学的校园文化墙上,一幅幅生动的油画,展示着和睦、诚信、仁爱等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展现着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情景。
清华大学团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团堡镇黄泥坡村挂牌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伟特表示,今后每年让大学生开展两个星期的农业劳动,通过耕读生活培养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进各民族间深情厚谊。
“土家农二嫂”余芙蓉,是团堡镇商会党支部书记、湖北农二嫂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她通过直播形式,让昔日名不见传的土苗山货出圈出彩,仅去年就销售农副产品6000余万元,被评为2022年度恩施州十大好主播。
如今,在团堡镇绚丽多姿的土地上,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并以欣欣向荣之势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朱世坤、张鹏、程楠)
图为民族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