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2 采访现场
02 采访内容
根据视频,简要的做了一个文字总结,采访的内容纲要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
乐师杨老师观点:指导老师负责组织队伍、制定选拔制度、营造氛围和平台、车队文化积累。同时作为指导老师,自己也要研究和学习制作智能车的相关技术,才能指导学生,才能把学生朝正确的努力方向引导。
【资料图】
▲ 图2.1.1 杨老师
同时多年组织省赛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指出传承不是祖传代码,而是构建起高年级对低年级传帮带的传导体系,归纳整理相关资料,为每年的新手提供基本的知识获取渠道和知识梳理,让新人进入团队后能从基础技术学习、眼界提高、技术追求和品味等多方面得到熏陶,促使同学们完成从新人到技术达人的转变。
▲ 图3.2 分组完成任务
还有一个经典的比喻:“智能车竞赛每年的题就如同一座大山,需要带着车队每年去跨越,指导老师将这座大山分成十大段,师兄师姐再把每个十大段分成十小段,那这座大山就变成了一座阶梯,新人进来了也能沿着这个阶梯去跨越这座大山”。非常务实且富有哲理的比喻。比赛也不是为了比赛而去比赛,而是为了学东西去比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人培养出来才是最终目的。也是这项比赛的意义所在。
▲ 图3.10 总结大会
二、“传帮带”
乐师李老师观点:自己既当过参赛学生,又当过指导老师。双重身份让自己有一些更细致的理解,首先是了解团队里面每个人什么性格,适合用在什么位置,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他的特长,这个也是需要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出来的。
▲ 图2.2.1 李老师
同时也再次提出高年级对低年级的“传帮带”体系,并且为了抵御大三学生大批量考研的风险(防止断层),现在进车队的选人从大一就开始(以前是从大二开始的)。为了让大一的学生更快的融入,车队会对新人进行培训并且制定分段任务、细化任务,以作品驱动的方式来让低年级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且通过这个过程来观察和选拔正式队员。同时指导老师也在这个带队的过程总结不足和积累经验。
▲ 图3.3 广场上的校内比赛(1)
三、公平与团结
17届乐师多车组队员徐浩:实验室非常公平,且很团结,比自己入行早的师兄和队友很无私奉献,不会嫌弃自己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遇到任何疑问,只要自己脸皮厚,能去请教,就可以得到不厌其烦的解答。自己受益其中,当自己现在大三了,反过来自己也就在贯彻这个理念,也会不厌其烦的去帮助解答师弟们的疑问。
▲ 图2.3.1 徐浩
四、沟通与交流
17届乐师多车组队员白奉国:实验室有建设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积累的平台,可以方便新人查阅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快速知晓解决方法。同时整个实验室的分享精神很好,不会藏着掖着,不故意建造技术壁垒,人与人之间没有间隙,不同组别之间也有交流,可以给自己更好的想法,自己去尝试去实现这些想法。
▲ 图2.4.1 白奉国
同时两位学生也表达了和外校车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提高自己的眼界,思想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想法,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这种单纯的车友情也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闭门造车”是不正确的,需要相互交流和学习。
▲ 图3.12 走廊内车模作品以及荣誉展示
五、勤能补拙
采访者小总结:每所学校有每所学校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定是用心。学校上心,投入也是着眼在人才培养,而不是急功近利出成绩;老师和学生才能用心的投入其中,一年年迭代,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方法,慢慢的完成自己的车队建设,形成适合于自己学校,自己老师,自己学生的一套体系,方能顺其自然的参与其中,享受其中,乐在其中,成绩也就顺其自然的出来了。
▲ 图3.6 统一培训(1)
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车队建设方法,而是因为智能车竞赛这样的一个大平台的存在,才能够让这么多学校有机会摸索出适合自身学校情况的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源、不同的师资、不同的条件的车友,最后能因为参赛齐聚一堂,这是众多车队共同的力量。
乐师车队依然还在建设,也没有玩明白每年的题目,还在老老实实的践行着勤能补拙的指导思想,还在一步一步的跟随着每年的题目进行探索,不畏惧困难。
▲ 图3.5 广场上的校内比赛(3)
后面在卓老师公众号留言区看到的两个评论也道出了真谛:成功密码就是肝,就是勤奋。
03 车队照片
采访结束后,也向乐师车队指导老师要了近期车队的一些照片:
▲ 图3.1 基础实验
▲ 图3.4 广场上的校内比赛(2)
▲ 图3.7 统一培训(2)
▲ 图3.8 各小组难题讨论
▲ 图3.9 各小组专题讨论
▲ 图3.11 车队同学发言
以下是完整的采访视频: